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浅谈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2022 年春季学期第二学员党支部第三党小组

2022年09月08日20: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历史观,毫不动摇地坚守人民立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各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一、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肯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新的时代意蕴与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继承和发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鲜明地昭示了我们党的这一根本宗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立场,也是对党与生俱来的显著优势与优良品格的继承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彰显。我们党在坚持党的根本立场的基础上,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并赋予全新的理论内涵,实现对传统民本思想从君民到人民、从统治到发展、从用民到为民的根本转变,构成对传统民本思想继承与创新、重构与超越的逻辑。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时代道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发展的文化品格。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战胜前进道路风险挑战的根本保障。当前,在世纪疫情冲击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课题和挑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百年党史深刻启示,只有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化解重大矛盾,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

(一)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第一标准,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新时代的历史伟业。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二)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使命之所在、价值之所在、生命之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三)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积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协调收入分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秉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

(四)坚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目的、发展范围和发展过程等多个层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极大重视和现实实现,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赋予了人的发展以更加“全面”、“具体”的意义。

三、全面贯彻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求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者是相互统一的。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主心骨;背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力量之源。在前进道路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二)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关键时刻,唯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攻坚克难、化危为机。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经常性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惑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力量。二是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同时动员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三是要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做到群众拥护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使党和人民事业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始终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使人民群众在民生福祉、权益保障、精神文化方面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多措并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制度基础,避免两极分化,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卫生、住房、养老、育幼、优抚安置、助残帮困等方面发力,确保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满足人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安全。增强文化惠民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民主卓有成效。三是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在共享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强化法治建设,为共同富裕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积极践行“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同向而行、相互促进。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坚定的责任担当,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就一定能汇聚起各族人民最深厚的伟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责编:孔舸洋、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