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重读《整顿党的作风》 感悟“永远在路上”

林涛

2025年05月07日15:52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成为指导“延安整风”的纲领性文件,为实现全党思想统一、改进党的作风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整顿党的作风》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划时代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是我们党推进思想建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针对主观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它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的产物,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他提倡“有的放矢”,强调真正的理论是“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中抽象的总结论”,突破了制约党自身发展的理论教条,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理论原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成熟。通过整风运动,党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道路。针对宗派主义,毛泽东同志揭露其“闹独立性”“排挤异己”的本质和危害,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并通过整顿党风消除了党内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倾向。这种以思想统一保障组织统一的方法,使党转变成为高度集中统一的强有力政党,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针对党八股,毛泽东同志直指其脱离群众的文风弊病,斥责其“空话连篇”“装腔作势”,要求用“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语言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整顿党的作风》标志着我们党从思想、组织到行动的系统性自我革新,解决了长期困扰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达到空前团结,奠定了重要基础。它开创了通过集中教育实现思想统一的党建模式,为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提供了范本。这篇经典文献,也为党的十八大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提供了历史逻辑和方法论基础,凸显了我们党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传承与创新活力。

一是反对“三股歪风”与纠治“四风”的内在统一。毛泽东同志批判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在新时代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八项规定将抽象作风要求转化为“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具体规范,与《整顿党的作风》中“清除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目标相呼应,但以更严格的执纪手段实现了从思想教育到法纪约束的跨越,展现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刚性约束力。

二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辩证结合。“延安整风”以思想教育为主,而八项规定开创了“思想引领+制度约束”的双重治理模式。党中央先后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配套制度,将作风建设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实现“软要求”向“硬约束”的转变。这种制度创新既延续了毛泽东“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又通过常态化监督机制防止“四风”反弹回潮,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持续深化。毛泽东同志强调“党风正派则人民跟随”,八项规定则通过“开门搞教育”赋予群众监督权。八项规定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直指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等脱离群众的顽疾,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彰显了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这正是延安时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新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从《整顿党的作风》到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再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昭示出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持续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当前,党中央部署决定自2025年“两会”结束后至2025年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战略布局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对党员、干部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的又一次深入检视。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从《整顿党的作风》中汲取精神滋养,更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要求,全力以赴参加学习教育、抓好学习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司局级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

(责编:黄宇琪、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