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去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在全党部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按照“三个表率”的要求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线。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必须首先坚定理想信念。一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修好共产党人“心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理论上的清醒支撑行动上的坚定。二是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补足精神之钙。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坚持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信念的历史。我们要从百年党史和伟大建党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这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在拉拢腐蚀面前坚持原则,自觉走好“两个维护”第一方阵。三是要从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中感悟初心,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也许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同革命先辈相比,我们不再或极少面临生死考验,但绝不能在金钱、美色和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因此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履职尽责。
二、加强党性修养,严以修身律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自觉坚守精神追求、涵养道德操守。一是要慎初,“见不善如探汤”。面对拉拢腐蚀,从一开始就要保持定力,不为所动。否则,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千里之堤终将溃于蚁穴。二是要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腐败官员走上贪腐道路,绝大多数都是从小打小闹的年节礼金、红包利是开始的,从积少成多发展到见利忘义以至于主动索贿,最后成了“温水煮青蛙”。三是要慎独,“伸手必被捉”。腐败官员普遍存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手段“高明”,除了你知我知,外人无从知晓更无从查处,实际上太多案例证明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在任何时候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
三、严守纪律规矩,保持敬畏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成长和教育培训工作,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连续6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对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其中多次提到青年干部要严守纪律规矩,保持敬畏之心。
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就要严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是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树立正确权力观,在纪律框架内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绝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带到履职用权上,拿党性原则做利益交换。二是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补齐思想和作风上的短板,铲除由风及腐的土壤。三是从事关人心向背、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危害,以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对个人和家庭负责的态度,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司局级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
(责编:黄宇琪、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