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赵立地

2025年07月24日15:5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党的二十大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为干部成长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法指南。从实践角度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我们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直面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消化”问题,努力把握好奋进新时代的实践路径。

直面问题是前提。坚持问题导向,在直面历史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中推动思想阐发和理论深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其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就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直面问题、正视问题,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不断在破解难题中打开工作新局面。

找准问题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紧的是善于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进而找准问题,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准确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问题来源于实践。要找准问题,就要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就要求我们夯实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通过深入调查,把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围绕问题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搞清楚。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则,努力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才能找到真问题、实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解决问题是关键。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在实际工作中,找准问题无疑是重要的一步,但更关键的在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要拿出正确而有效的办法。而要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就在于从事解决问题的人本身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时代表达、中国形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方法、根本要求。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正在呈现全新的面貌,而由此所凸显的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也必然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干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运用“六个必须坚持”指导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激发思想活力、启迪实践智慧、提升能力本领。

“消化”问题是要义。所谓“消化”问题,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总结经验、掌握规律,从而得出有助于面向新问题和更广阔问题领域的更高一层的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并不代表任务的终结,重要的还在于从解决问题中找出共性的东西,不断地把个别性经验转化为理论性成果、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总结出规律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如果我们对提高能力的理解与实践只是终结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在不自觉中中断了一个完整的能力提升过程。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强大优势,也是干部提升能力的重要路径。

直面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消化”问题,构成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一个完整的链条,其根本在于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和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落实。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保持直面问题的勇气、注重锤炼发现问题的敏锐、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才智、努力形成“消化”问题的自觉,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司局级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

(责编:黄宇琪、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