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为税务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税务总局党校

2025年08月01日16:08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党委牢牢把握学习教育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工作要求,以务实管用的举措扎实推动学习教育在“一院四区”走深走实,力求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并结合作风建设培育优良校风学风、进一步提升税务教育培训工作质效。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问题,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党心军心民心高度凝聚,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成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政治的高度看作风建设,突出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对党的形象、党的长期执政的重大意义。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

从联系的维度看作风建设,突出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私二字是衡量共产党人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因此,作风的背后实质上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

从策略的角度看作风建设,突出强调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将群众关切的日常问题转化为作风建设的重要课题,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受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从方法的角度看作风建设,突出强调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在作风建设上具有风向标和领头羊作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以上率下,更好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准确把握当前作风建设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紧迫感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将优良作风作为立党兴党的执政根基。坚持总结作风建设经验、系统研判形势任务、标本兼治推进深化提升,对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总结作风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巩固深化整治“四风”问题成效。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作风建设融入教育培训、科研资政等各领域全过程,推动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纪律观念、服务效能持续提升。一是在开展各类学习教育中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按照党中央部署,结合“一院四区”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思想武装,丰富活动载体,推动抓作风、转作风的思想和行动持续增强。二是在严肃党纪校规中进一步净化校园风气。坚持党风校风学风一起抓,先后开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纪律作风问题、违规吃喝等专项整治与集中整治,进一步严肃党风校风学风。三是在深化建章立制中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机制。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先后制定《学员管理规定》、《学员纪律管理工作规程》等制度规定,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取得成效。

深刻把握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认识。当前作风建设进入深水区,处于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推进作风建设面临着“三个交织”的复杂态势。一是传统问题与新型变异问题交织。虽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显性问题得到遏制,但“不吃公款吃老板”“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渐有滋生。二是思想懈怠与能力不足交织。个别干部存在“过关”思想,认为作风建设“抓得差不多了”。有的干部对如何立足岗位改进作风缺少具体的抓手,担当作为、敢闯敢试的能力不足。三是外部压力与内部短板交织。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形势不断变化,新修订实施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严格控制培训费支出等要求,这些新要求对党校拓展培训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三个交织”的复杂态势,要特别警惕“三种倾向”——“躺平式”不作为,把“守规矩”等同于“不干事”,该协调的不协调、该推进的不推进;“套路式”假作为,作风建设“雷声大雨点小”,干事创业“纸面上满满的诚意”,教学改革“新瓶装旧酒”;“功利式”乱作为,于我不利的,都是与我无关的,对我有利的,都是要立刻解决的。

精准锚定作风建设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攻坚克难的政治担当。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静林在全国税务系统警示教育会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会上强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障党的税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党校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标准要求、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立足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根本定位,提升思想觉悟。落实胡静林局长在党校调研时提出的“坚持政治建院”要求,建设税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始终牢记“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税院为税”职责使命,加强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意识和对党忠诚教育,强化垂管意识,以之贯彻到教育培训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二是立足改革发展功能定位,推进“强基工程”。落实胡静林局长在党校调研时提出的“坚持改革强院”要求,围绕在数字化转型条件下“赋能基层、强化基础”,研究制定服务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教育培训行动计划。发挥教研资源优势,打造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精品项目和课程,并依托省级税务机关、驻各地特派办实践优势,汲取市县级税务局基层经验做法,打造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培训特色品牌。三是立足示范引领角色定位,服务“税之要事”。落实胡静林局长在党校调研时提出的“坚持人才兴院”要求,做优税务系统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倾力为服务“税之要事”储备人才力量。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大力选树培养先进典型,厚植向善向上良好氛围,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为税务系统作风建设发挥“净化器”作用。

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动税务总局党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扎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坚持学习为先、行动为要,充分认识到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在新征程上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抓好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结合政治机关政治学校建设,始终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的首要任务,找准党校工作与学习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重点抓好学员和教师两个主体,紧盯“教”与“学”两个环节,真正把党校打造成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履职本领的重要基地。结合全面从严管党治校,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一体推进作风效能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校向纵深发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锤炼党性、改进作风、增强本领,勇于担当作为,为推进税务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进一步深化对标对表,不折不扣落实学习教育各项重点任务。坚持学习研讨贯穿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学习研讨,开展警示教育,持续深化认识、提升觉悟、锤炼党性、改进作风。坚持查摆检视见人见事,校党委带头认真对照中央印发的作风问题清单,结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发现问题,全面查摆,建立台账,深挖根源。坚持整治整改真刀真枪,在查摆问题的基础上,确定集中整治的突出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坚持开门教育常态长效,突出问题导向,深入了解学员、教职工的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及时纠偏正向,让全体学员和教职员工感受到学习教育开展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抓实组织领导,党委负总责,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扛牢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工作专班扎实做好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督促指导等工作。抓好统筹结合,把开展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税收中心工作、推进全院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习教育务实举措推动改革发展,用破解教育培训顽瘴痼疾的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抓严纪律作风,认真对照党中央突出强调的力戒形式主义,注重简约务实等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作风。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税务总局党校将以此次学习教育为新起点,落实胡静林局长在学院调研时提出的“坚持从严治院”要求,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让好作风成为税务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引擎,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黄宇琪、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