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国家移民管理局党校:深耕党性教育沃土 培树优良校风学风

解登杰

2025年09月18日10: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国家移民管理局党校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围绕帮助参训学员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结合移民管理机构的职业特点,探索形成了“全周期育党性、全流程严管理、全方位强作风”的具有移民管理特色的党性教育模式。

一、立足基本培训,构建系统化党性教育体系

(一)规范设置党性教育教学单元。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在主体班次中专题设置“党性教育”教学单元,系统安排相关课程和配套活动,在专题业务培训中也安排党性教育内容。注重与理论教育和能力培训教学单元的统筹谋划,广大学员既能从理论教育中汲取党性教育的养分,也在能力培训中树牢党性教育理念。移民局党校承办的6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处级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党性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均在30%左右,有效帮助学员正心修身、“补钙”壮骨。

(二)系统安排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在横向上,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和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等教育,形成“党史寻源—信念铸魂—党章固本—品德育人—党纪正风”的党性锤炼流程,促使学员增强党性修养内生动力、自觉强化党性锻炼。在纵向上,深化党的初心使命教育,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按照历史脉络系统梳理和发掘“四史”中党性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和丰富教育内容,形成党性教育内容的纵向贯通、层层递进,有效引导学员在回望辉煌历史、感悟革命艰辛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三)科学规划党性教育全域链条。以中央党校分校班为例,入学阶段即开展“三个一”教育,学员报到当晚即组织召开管理骨干会明确纪律规矩,入学第一天开展入学教育和警示教育,向学员讲清党校是什么、来党校学什么、应该怎样学等重大问题,引导学员快速实现“三个转变”。学习阶段实施“周、月、季”党性教育立体化养成——每周安排一次党性专题研讨,每月开展一次红色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应知应会党内法规测试,各个节点既环环相扣、分步递进,又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结业阶段严格执行“党性分析六步法”,通过动员部署明确要求、材料撰写深查细悟、谈心谈话启智润心、组织生活批评剖析、集中交流互学共鉴、专项考核查缺补漏,确保学员带着思考来,带着收获走。

二、创新方法载体,实现触及灵魂的教育效果

(一)盘活优势资源,建设多领域见学矩阵。在移民管理系统内部,充分利用“京津冀移民管理机构党建协作区”平台,前往北京边检总站所在的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与天津边检总站、河北边检总站签署教学实践研修基地共建协议,开辟东疆国际邮轮母港、天津港“零碳智慧”码头,河北正定、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雄安新区等“党性锻炼+实践调研”一体化平台。在移民管理系统外部,持续用好首都红色教育资源富集的优势,采取签约、共建等方式深化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毛主席纪念堂、香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见学基地的办学交流与合作,通过共抓共建、共创共享,推动建设系统化、模块化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库。

(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创新。持续优化讲授式教学流程,提前与授课教师沟通,在党性教育课程中加入典型案例、设置答疑环节等让讲授更为生动。持续加大互动式教学比重,开设音乐党史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等,积极组织党性专题研讨活动,使学员在沉浸式体验和复盘式总结中激发真情实感,形成强烈共鸣。持续延伸党性教育课堂,利用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五四青年说”主题朗诵比赛、“书香润初心”读书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陶冶干部情操,提升党性素养。

(三)培树教学品牌,开发多场景现场课堂。移民局党校高度重视党性教育现场教学体系打造,与京内党性教育基地建立合作办学机制。组织优秀年轻教师,持续挖掘京内党性教育特色资源,研发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北大红楼、蒙藏学校、香山革命纪念馆等高质量现场教学课程,通过“历史场景还原+党校教官解读+学员沉浸体验”的立体教学模式,让静止的文物“说话”,引导学员在身临其境中实现思想共鸣与行动自觉,极大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突出警营特色,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作风

(一)全过程党建引领,凝聚奋进校风。一是加强帮建指导,充分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助学、促学、导学、督学”作用,在党校校委会和学员管理部门指导下,加强对学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确保学员始终保持清正学风和严实作风。二是细化支部活动,结合不同班次类型细化支部工作计划与指导方案,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党性修养座谈、党员“政治生日”、好书分享会等形式,引导学员在潜移默化中锤炼党性。三是强化责任共担,实行党小组每周轮值制度,配合党校做好《培训之窗》小报设计、《学思集萃》文稿征集、趣味运动会组织、课堂秩序监督等,增强学员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

(二)全要素考核评估,涵养优良学风。一方面,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采用多样化、分阶段的单元考核模式,科学设置入学摸底测试、闭卷理论考试、学员论坛、小组课题论文等全链条考核评价机制,每项环节独立赋分,结合单独设立的党性锻炼、日常管理考核项目,促使学员全过程保持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优良学风。牢记实事求是是最大的党性,鼓励学员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立足移民管理工作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研讨、学员论坛、毕业论文均聚焦移民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原著原理的学习中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三)全时段严格管理,塑造过硬作风。一是拧紧管理链条。建立学员从入学报到、培训实施、考核评定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严管模式,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注重日常警容风纪。二是规范学习秩序。坚持课前15分钟集合整队、学员轮值带队和主持课程、手机不进课堂、不定时开展酒精测试和宿舍巡查,确保学员在纪律约束中全身心投入学习。三是强化警务训练。每周二、四开展早操训练,安排警务实战技能和应急处突专项训练,通过体能锻炼、队列训练、会操比赛、警容风纪检查等,着力锻造过硬素质和良好作风,队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

党性教育是一项永恒的课题,重视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径。未来,移民局党校将牢牢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围绕“打造高质量领导干部培训基地”的职能定位,全面推动移民局党校办学治校水平提档升级,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作出贡献。

(作者系国家移民管理局党校副校长)

(责编:黄宇琪、林燕)